• 联系电话:19953990233
  • 详情咨询:19953990233(厉主任)
  •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政府对面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丨《沂蒙颂》:“军民情谊比海深”
 发布:   发布时间:2024-11-4 19:16:29

《沂蒙颂》:“军民情谊比海深”

司春燕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映朝阳。”这是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中的主题曲,由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衍化而来,是沂蒙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自问世以来经久不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军民团结一致,英勇顽强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寇、打蒋匪,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沂蒙颂》作为一部反映红嫂事迹的经典作品,每次回眸都能将人的思绪带入那保家卫国的战斗岁月。

沂蒙是一片红色热土

沂蒙老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都曾在这里战斗过。这里产生了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模人物。在极其艰苦的战斗岁月,沂蒙人民献出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曾长期在沂蒙老区战斗过的陈毅元帅饱含深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是在现代京剧《红嫂》(电影版《红云岗》)的基础上打造的。从1971年开始,主创人员曾6次到沂蒙山区进行采风。经过6个月的辛苦努力,创作完成了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该剧编导李承祥后来感慨道:“我是第一批下去的,到了沂南县横河大队,我和舞美、作曲三人一起就住在老乡家里。那时候,很多红嫂式的人物还健在,我们就带个小本子深入到山沟里去采访。山路不通汽车,下去全凭走路。到哪儿都有老乡拉着去采访,创作组仅走访当年救护过解放军伤病员的大娘,就有100多位。”1972年初,该剧在北京天桥剧场试演获得好评。1973年5月16日正式公演,产生轰动效应。后来多次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演出,1976年剧组还出访德国、奥地利等国进行文化交流。1975年,该剧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全国公映,使更多的观众知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欣赏到这场优美的民族芭蕾舞剧。

《沂蒙颂》谱写了一曲沂蒙军民鱼水情的颂歌。该剧以现代芭蕾舞艺术成功塑造了淳朴善良、坚强不屈的红嫂形象,讲述了英嫂用乳汁救活解放军伤员的事迹。解放战争时期,英嫂因家里生活艰难,上山挖野菜充饥,发现了身负重伤的解放军排长方铁军,此时的方铁军已经昏迷不醒、生命垂危,英嫂情急之中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方铁军。随后英嫂将其隐蔽在山洞里,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机智勇敢地与穷凶极恶的地主武装还乡团展开斗争,想方设法给方铁军送汤送饭。经过悉心照护,方铁军终于伤愈重返前方。

红嫂是沂蒙老区人民群众的代表

《沂蒙颂》的******成功之处是塑造了红嫂这一光辉灿烂的艺术形象。红嫂的艺术原型不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是四百多万沂蒙人民的艺术化身。红嫂的舞台艺术形象主要取材于著名作家刘知侠的短篇小说《红嫂》。而刘知侠笔下的红嫂形象,起意于一次偶然的对话。1960年8月,在从莫斯科开往北京的国际列车上,刘知侠与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副秘书长的李子超同行,谈及烽火岁月的一段往事:1947年秋,时任沂南县委副书记的李子超前往驻明生村的华东野战军医院慰问,恰遇一个战士尚未痊愈就哭诉着要出院:“我再不回前线,就对不起毛主席,也对不起救我命的大嫂!”原来,在孟良崮战役中,这个战士所属部队在沂南青驼寺附近伏击敌人,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藏身于田间。一位大嫂到田地里挖野菜时发现了他,见他极度缺水生命垂危,情急间大嫂用乳汁救活了他。这位大嫂的事迹给刘知侠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刘知侠专程赴沂南青驼寺,寻觅那位大嫂无果,却意外寻访到了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同样用乳汁救活伤员的哑女明德英。明德英就是刘知侠笔下红嫂的原型,也成为芭蕾舞剧《沂蒙颂》中英嫂的原型。踏遍沂蒙山区72崮的刘知侠得知,抗战中,沂蒙15.5万余名妇女掩护抗日志士9.4万多人,4.2万余名妇女救助伤员1.9万多人。在刘知侠笔下,涌现出一系列鲜活的老区人民形象。比如《沂蒙颂》中的张大娘形象,也是出自刘知侠寻访过的一位原型人物。在沂水县院东头公社桃棵子村,刘知侠走进祖秀莲大娘家,被一位沂蒙母亲和八路军伤员的故事深深感动着。1941年秋,日本侵华派遣军对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执行侦察任务时,与日寇遭遇,身负重伤。祖秀莲发现后急忙将郭伍士背回家中进行救助,用盐水清洗并包扎好伤口,还杀了家里仅有的一只老母鸡给他滋补身体。为安全起见,祖秀莲和乡亲们把伤员藏到村西大卧牛石下的山洞里。经过精心护理,郭伍士伤势明显好转,乡亲们趁天黑翻山越岭把郭伍士安全转移到了八路军后方医院。郭伍士出院返回部队,后因伤残转到地方工作。郭伍士决定不回山西老家,申请上级批准在再生之地沂蒙山落户。感念当年救命恩情,郭伍士走村串户寻访当年救他的那位大娘。直到1956年的一天,郭伍士来到桃棵子村南的挡阳柱山下,意外发现并确认了曾经养伤的山洞,终于找到了已经年迈的祖秀莲。退休后,郭伍士从沂南迁来桃棵子村居住,两人以母子相称。郭伍士朝夕侍奉祖秀莲,直至老人辞世,谱写了一曲军民情谊比海深的大义之歌。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艺术呈现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既是沂蒙精神的内核,也是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的主题。该剧从舞台艺术的视角,紧紧围绕沂蒙人民心向党这一主题展开情节,将沂蒙山区的乡土元素与西方芭蕾舞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进行了艺术呈现,成为现代芭蕾舞剧创作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

中西合璧的舞蹈。舞蹈编排重点突出,“熬鸡汤”和“挖野菜”是两段特别体现地方乡土特色的舞蹈。“熬鸡汤”是展现英嫂内心世界的重点舞段,吸收了山东秧歌中“抖肩”“推扇”“小嫚步”等动作,并结合了芭蕾舞的旋转、吸腿等技巧,表达她“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的思想感情。这段舞蹈健美、昂扬、舒展,具有时代气息,再加上熊熊炉火,闪闪红光,和英嫂的一颗红心相交织起到了交相辉映的效果。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创作人员不惜笔墨,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选取典型动作,创造捉鸡的一系列舞蹈语汇。每一个舞蹈动作都细腻传神,用“燕子跳”“单腿跳”“跳卧鱼”“矮翻身”“足尖跺步”等动作,优美地表演出追鸡、撒米诱鸡、关门捕鸡的过程,具有浓郁生活气息,使观众身临其境,传递出亲切的生活感。“挖野菜”是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英嫂正是上山挖野菜时发现了地上的血迹,沿着血迹发现了昏倒在草丛中的解放军伤员,后来英嫂又是以挖野菜为掩护,上山给伤员送饭送汤,体现了民拥军;伤员深知群众疾苦,强忍伤痛替群众挖野菜,体现了军爱民。

朴实明朗的配乐。剧组人员多次到沂蒙山区体验生活、采风,从丰富多彩的山东民歌、戏曲音乐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既反映人物特点、又体现时代特点和地域风格的音乐语言。伴随“熬鸡汤”的舞蹈,响起主题曲,“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英嫂主调音乐的创作,以欢快悠扬的《沂蒙山小调》为基础,通过节拍的变化,加强了它的节奏感,在保留原民歌流畅、舒展、朴实、亲切等特点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坚定、果敢、苍劲有力的内容,照应了英嫂这一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她的坚强性格。为了突出英嫂的人物性格,演奏英嫂主调音乐的乐器选用了极富我国北方乡土气息的板胡。创作伤员方铁军的音乐形象时,运用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使方铁军的音乐形象具有鲜明的人物特征和时代特点。演奏方铁军主调音乐的乐器则选用了具有高亢、坚韧、挺拔特点的中国传统双簧管乐器。

民族特色的服装。服装是芭蕾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展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最常见的芭蕾着装就是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里的TUTU裙,还有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如《仙女》《吉赛尔》的着装是飘逸的长裙。而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在服装的设计制作中大胆创新,考虑该剧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人物身份,加入了战争气息以及乡土元素,创作出适合中国舞者的东方芭蕾舞服装。这种服装既能为演员提供足够的舞蹈舒展度,保证演员的不同舞蹈动作伸展自如,同时又能给观众以美的感受。

军民情谊比海深。红嫂作为沂蒙老区人民群众的朴素代表,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符号,必将与蒙山沂水同在。《沂蒙颂》也会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激励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



Powered by ZZ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