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母亲——王换于
在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的腹地,坐落着一个三面环水一面连山的村子——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抗日战争初期,山东根据地领导人罗荣桓、徐向前等经常住在这儿,使这里一度成为了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和抗日“堡垒村”。村中有家“堡垒户”,带头人是著名的“沂蒙母亲”王换于,人们尊称她“于大娘”。王换于为民族解放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在抗战时期创办起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86位革命后代,但是她的4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了。
“支前拥军样样好”——沂蒙六姐妹
在革命战争年代,蒙阴县烟庄村有6位十八九、二十刚出头的姑娘或媳妇,她们出身苦寒,有的是童养媳,有的是逃荒户的女儿,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据统计,在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烟庄村的乡亲们在她们的组织下,共为部队烙煎饼7.5万公斤,筹集军马草料1.5万公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完成了多项艰巨的任务。一箱弹药七八十公斤,一个人扛不动,就两人抬,翻越10多公里山路,一直送到前沿阵地;村子里能干活的妇女只有80来个人,想想前线的战士在流血,她们带领烟庄村妇女没日没夜地烙煎饼,2天之内就把2500多公斤粮食烙成煎饼送到了前线……她们就是让许多战士感动落泪,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沂蒙六姐妹”。
沂蒙红嫂——明德英
明德英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她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全国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实际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1941年11月4日,明德英机智救下八路军一名身负重伤的小战士,在伤员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
解放后,她先后把儿子、女儿、孙子等送入子弟兵行列,体现了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撑起“火线桥”的山东红嫂——李桂芳
为了活命,她11岁替母亲去给地主家看孩子;为了革命,她天不怕,地不怕,成为出了名的“李大胆”。1947年5月中旬,孟良崮战役即将打响,当地老百姓的青壮劳力已经全部加入到支援前线队伍的工作中。1947年5月12日傍晚,为了给向孟良崮集结的部队争取时间,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门板做桥面,人做桥墩,在河水里搭起了一座“人桥”。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好例”——厉家寨
厉家寨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共有5个自然村,714户。村子位于莒南县东北部的大山脚下三山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1955年,厉家寨由13个初级社合并成大山农业社,经过几年奋力拼搏,厉家寨累计凿通三道岭,搬掉11个岭头,填平21个大汪、300多道水沟,改修12条小河,把上千块横七竖八的小块地削高填洼,深翻整平118块大地,增加耕地面积192亩。1956年,厉家寨粮食亩产达到550斤,提前8年实现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
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从此,厉家寨成为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整山治水的典范。
“干山顶”变“幸福村”——九间棚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平邑县九间棚村,原本是沂蒙山区无数个普通山村中的一个,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仅有176人,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子却在全国大放异彩。九名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把贫穷落后的“干山顶”,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幸福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也成为各地领导干部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