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19953990233
  • 详情咨询:19953990233(厉主任)
  •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政务服务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沂蒙 > 沂蒙人物

 

       当时22岁的李桂芳是沂南县艾山乡妇救会会长。就在孟良崮战役打响的前夕,妇救会接到了上级的任务,将掩藏在垛庄镇仓库的物资转运到山后。李桂芳老人回忆道:由于男劳力几乎全部去支前了,村里剩下的除了妇女、孩子,就是老人。接到任务后,她们都傻了眼,家中所有的工具都支前去了,连口袋和小推车也找不到。她们急中生智,用裤子扎上裤脚,装满粮食,然后再扎上裤腰,放在肩膀和脖子上扛着,每一袋粮食都要四五十斤重。20多名妇女就是采取这种土方法,用一个晚上的工夫把1000多斤粮食、400多双拥军鞋安全转移到了目的地。
  记得当时走到山顶时,敌人的照明弹突然亮起,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在李桂芳的提醒下,大家都卧倒在山上,等照明弹熄灭后,大家才起身往回赶,等回到家中,才发现其中两个同伴受了伤。

  3天后,也就是1947年5月12日下午5点钟左右,妇救会接到了一个紧急命令,晚上9点以前要在汶河上架起一座桥,通过部队。这是总攻前夜发生的事。当时接到命令后,李桂芳立即来到万粮庄和崔家庄,召集齐32位姐妹,准备架桥。可是,一无桥腿、桥板,二无钉子、大锤,可怎么架桥。姐妹们一合计,决定搭木板桥。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这样不但架桥速度快,桥墩也可以由人来替代。于是,李桂芳就召集大家找木板,没有木板的就摘门板替代。
  天黑之后,32名妇女带着7块门板来到了大崔家庄东头的汶河边上。虽然当时已经是5月,可是夜晚的汶河水依然凉气袭人。李桂芳回忆道:记得当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为了确保部队过河的万无一失,她和姐妹们先架了一次桥,然后她到“桥”上走了一趟。李桂芳感觉“桥”不够稳。为了保证队伍能够顺利过河,她自己下河去选择架桥地点并试水的深浅,上岸后,她按照姐妹们的身高,每两人一组,然后四个人抬一张门板。剩下的几个人可以替换一下。个头高一点的就靠近河的中央,矮一点的就靠近河岸。这样又架了一次。李桂芳又在上面试了一趟后,感到确实平稳坚固了,于是让大家到岸上休息,等候部队到来。
  大约晚上9点钟左右,一支部队从北面跑过来。“桥呢?”部队领导望着滔滔汶河很是惊讶。“架桥!”不一会,一座“人桥”横跨河水。“望着此情景,部队领导说什么也不愿意上‘桥’,他们说不能踩着老百姓的肩膀过河。”回忆当时的一幕,李桂芳感慨万分:当解放军同志从“桥”走过时,没有一个姐妹觉得委屈,而解放军同志们也是轻踩慢跑走当中,轻轻地过河。
  水没到了姐妹们的腰部,“桥”上面的部队速度越来越快。尽管河水很凉,肩头的压力越来越重,但姐妹们都咬紧牙关挺着。肩膀压疼了,就用背驮着。一个小时过去了。“当最后一名战士从我们肩上通过之后,姐妹们都瘫倒在河岸边的沙丘上了……”说到此处,老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从此,在沂蒙大地上“火线桥”的故事流传开来。


Powered by ZZZcms